2000年的夏天,漢城,Dylan,Oliver,小豪,豪政還有我,幾個人一早就開了兩台車往福隆沙灘移動,天氣很好,心情也很好。那一年是海洋音樂祭的第一次舉辦,沒有塞到天涯海角的車潮,也沒有擠到鬼哭神號的人群。我們到的時候,大約是中午過後,音樂祭已經開始,舞台架設在外灘,所以我們必須跨越過木橋,橋下有幾個人正悠閒的玩著風帆。到了外灘,漢城很厲害的搶到最後一頂大遮陽傘,海灘其實也已經湧入不少人,只是並不會像現在的音樂祭一樣覺得擁擠。不論是玩水還是看表演,都可以舒適的找到可以輕鬆享受的空間。整個下午,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泡在海水裡,游的累了的時候,便或坐或躺的在沙灘上,喝著啤酒,享受海邊難得出現的各式現場音樂表演,非常的愉悅。到了晚上,音樂在海浪聲中繼續著,大部分的人也都聚集在舞台前看著表演,幾個老外玩得瘋了,就在沙灘上劃了一個大圓圈,開始玩起相撲來。老外們玩的愉快,一旁的人看的也樂,這樣的體驗在當時真的非常愜意。我們離開的時候,發現台北縣政府在發送免費便當,我們也老實不客氣的拿了幾個,心滿意足的往碧沙漁港吃海鮮去了。
往後數年,福隆海洋音樂祭的名氣與規模越來越大,陸續也去過幾次,但是卻慢慢發現,舞台已經改建在內灘,原先隔離著內外灘的海水已經消失,更寬闊的海灘使的彩虹橋的存在顯得特別突兀。後來才得知,原來近幾年福隆海灘面臨很嚴重的沙灘流失,每年音樂祭前,相關單位必須從外地移進大量的海沙來填補整個沙灘,為的只是可以讓數十萬人繼續享受一年一度的狂歡夏日。但是夏日之後,福隆的海灘也跟著人潮的散去一般,迅速的流失。這是一個連署活動,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福隆海灘,希望都可以一起支持一下。
以下內容轉貼自愛音樂救海灘連署頁面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user/20050727/mainpage.asp?mode=sign
很多人都知道海洋音樂祭在福隆海水浴場舉辦,很多人也常常坐火車到福隆玩水,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,核四重件碼頭的興建,讓福隆海水浴場的沙灘日漸破碎。
猶記得八十八顆芭樂籽獲得大獎的那年(2001),表演舞台是架設在彩虹橋的左側外灘。看表演之外,我們還拿著主辦單位送的水槍在沙灘上打起水仗,累了就坐在橋下喝水納涼,現在彩虹橋下的沙灘已經流失了。
一年後(2002)再到福隆參加海洋音樂祭,左側那邊的沙灘竟變得破碎不堪,舞台只好移到了右側內灘。連續六年的音樂祭,見證了沙灘逐漸流失的驚人變化,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核四重件碼頭的興建工程阻隔了漂沙回流,已經將整個潮流循環補砂機制破壞殆盡,綿延將近三公里的沙灘海岸嚴重倒退。
現在舉行活動的那片沙灘,是怪手從別處挖沙填回來的。很殘酷的一點是,無論表演樂團、工作人員,或是聞風而來的樂迷和比基尼辣妹,每個人過了彩虹橋,腳底下踩的那片人工沙灘就是核四工程破壞福隆環境的具體證據。四年來為了舉辦海洋音樂祭,已經花了一千八百萬補沙造灘,當一年一度的嘉年華式狂歡過後,有誰在乎福隆美麗的生態正在凋零?
福隆的沙灘問題,不只是環保問題,同時也和參與海洋音樂祭的所有音樂人與樂迷朋友息息相關,試想沒有了美麗沙灘,我們如何能舒服地在海邊享受音樂?我們懇切地希望所有熱愛音樂祭的朋友能進而發出支持的呼聲,關心沙灘流失的問題;也希望以歌頌美麗海洋,珍惜這塊土地為發想概念的海洋音樂祭,能與貢寮在地環境有更深刻的連結,讓福隆的海灘能繼續美麗,也讓所有音樂人的夢想成為真實。
發起團體:綠色公民行動聯盟、AMG另類媒體發電機
綠盟blog網址: http://blog.roodo.com/gcaa/
聯絡電子信箱:gongliao@gmail.com